咨询热线

1365196936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石墨烯薄膜其核心组成部分和关键特征如下

石墨烯薄膜其核心组成部分和关键特征如下

更新时间:2025-08-27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
  石墨烯薄膜是一种由单层或多层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材料,厚度仅为一个原子级(约0.34纳米),是目前已知最薄且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。其断裂强度比钢材高200倍,同时具备高弹性(拉伸幅度可达自身尺寸的20%),兼具优异的导电性(电阻率约10⁻⁶Ω·cm,低于铜或银)、导热性(热导率高达5300 W/m·K,远超金刚石和碳纳米管)以及光学透明性(仅吸收2.3%的光),被誉为“新材料王”。
  石墨烯薄膜是由单层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的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材料,其核心组成部分和关键特征如下:
  1、基础结构单元:碳原子
  组成:石墨烯薄膜由纯碳原子构成,每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周围三个碳原子相连,形成六边形蜂窝状晶格。
  键合方式:碳原子间以σ键(sp²杂化轨道形成)和离域π键(垂直于平面的p轨道形成)结合,赋予石墨烯高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。
  2、二维结构特征
  单层性:石墨烯薄膜是严格意义上的单层结构,厚度仅为0.335纳米(约一个碳原子的直径)。
  平面延展性:碳原子在二维平面上无限延伸,形成连续、无缺陷的薄膜,这是其高载流子迁移率和透明性的基础。
  3、可能的杂质或缺陷(非理想情况)
  在制备过程中,石墨烯薄膜可能引入以下非理想成分:
  杂质原子:如氧、氮、氢等,可能通过化学掺杂或环境吸附进入结构。
  缺陷:包括空位、晶界、褶皱等,可能影响电学和力学性能。
  基底相互作用:若生长在金属或绝缘体基底上,薄膜可能因基底应力或电荷转移产生局部畸变。
  4、衍生结构(扩展概念)
  氧化石墨烯薄膜:通过化学氧化引入含氧官能团(如羟基、环氧基、羧基),形成可分散于水的衍生物,但导电性显著降低。
  还原氧化石墨烯(rGO)薄膜:通过还原反应部分去除含氧基团,恢复部分导电性,但结构缺陷较多。
  功能化石墨烯薄膜: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修饰引入其他分子或纳米颗粒,赋予特定功能(如荧光、催化、传感等)。
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陈谷一
  • 地址:江苏省泰州市凤凰西路168号
  • 邮箱:taizhou@sunano.com.cn
  • 电话:021-56830191
联系我们

扫一扫以下二维码了解更多信息

销售微信咨询

网站二维码

版权所有©2025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17000059号-2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总访问量:86900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